發表文章

|植生:Plant Your Life|2025春季。心靈寫作工作坊|招生中。

圖片
  寒冷的冬天來到尾聲。我們將在春天來臨時,在天空之下、土壤之上、植生之間,相聚寫作。 或者,在自身的私密空間中,與同樣投身寫作中的朋友們在網路上相連,書寫生命當下的種種情感與思緒。 歡迎你來。我們一起走向存在的深處,探索其中的奧秘。 海報照片:由果然紅農藝生活提供。(背景是農場主人羅元鴻創造的地景藝術,自然農法種植的稻米採收後,將稻稈鋪設成樸門永續設計系統中的鎖眼菜園,美觀之餘,稻稈亦有防止土壤中水份蒸散的效用,可於其上種植蔬菜。 ---- 這一期的寫作課,在時程長短與進行場域上,各有不同的選擇。 首先在2/28-3/1登場的,是在戶外進行的兩日實體工作坊。 在美濃好朋友「果然紅農藝生活」的邀請下,今年度我們想嘗試一件好玩的事。 在2025年的四季裡,春、夏、秋、冬,每三個月一次,我們回到果然紅自然農園裡,置身其中,在大地上行動,然後盡情地投入寫作。同時也恣意地感受,自然在環境裡施展的魔法,在不同的季節裡有著什麼樣的變化。 這個二月底,當春天來臨時,我們先在農園裡植生。到了冬季,或許就能體會到,自己如何成為自然魔法的一部分──那新生成的地景,與春天時你的想像,有哪些部分疊合,哪些部分岔出了意料之外的枝枒? 在這系列的四場工作坊當中,我們藉由與自然互動的身體經驗,來開啟某些未曾被你觸及的覺知,然後在寫作中探索看看,一直以來,生命的這片沃土與自己的關係是什麼樣子的呢? ---- 接著將於三月中旬起跑的,是每年都固定會有的帶狀八週工作坊。 與兩日工作坊密集進行的形式不同,帶狀工作坊能讓寫作在日常生活的行進中踏實地陪伴著自己。 這次的帶狀工作坊,我想提供線上課與實體課兩種選擇。 線上課有它很獨特的魅力,相信參加過的朋友都曾體會過,面對著螢幕在熱切地書寫、親密地聆聽之中度過兩個多小時後,離線回到獨自一人的狀態裡,意識又重新進入平日的生活空間當中時,那種時空與自我都發生了微妙的質變的感覺。更迷人的是,線上課總能讓你覺察到,原來人與人的交會真的可以超脫形體,跨越空間的侷限,那麼真切具體地觸動到自己的心。 那麼,實體課的魅力是什麼呢? 大概,是體溫,是聲音裡細微的顫抖,是數位訊號還尚未能精確捕捉傳遞的某種眼神,是親身相聚在同一個空間裡那種原始的熱度吧。 把某些時刻觸及的某個自我,以及赤裸坦露、毫不修飾地與他人互動的那些粗顆粒時光,封存在寫作發生的那個空間當中。移動前往教室...

什麼是心靈寫作?工作坊如何進行?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呢?

圖片
  ▋心靈寫作和一般的寫作方式有什麼不一樣? 我們在從小學起的語文教育過程中所習得的「作文」,以及進入高等教育或職場後較常使用的、具有特定目的或溝通對象的寫作方式,通常會要求文章的結構、文句間的邏輯、文辭上的修飾。 心靈寫作則是鼓勵我們將這些做法都先放到一邊,以不停筆、不控制的方式,全然地投入到當下的念頭與情感之中,純粹只是去寫。比起「寫出了什麼樣的文字」,心靈寫作更關心「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」。比起「這樣寫得好不好」,心靈寫作更著重「我找到我真實的聲音了嗎?」。這是一套簡便易行又強而有力的方法,讓寫作者能回到內在的核心,亦即念頭與情感的起源處,也是靈感和生命力的源頭。 這樣的方法來自猶太裔的美國作家娜妲莉.高柏,她在《心靈寫作》(此為台灣中譯本的書名,原名為Writing down the bones)一書中首度介紹了這樣的寫作方式,並分享她在自身練習與教學中的種種收穫和發現。這本書相當好看,從頭到尾都洋溢著豐沛的靈感,以及對人如何感知自我與世界的好奇探索,也有著寫作上的指引。若想初步了解心靈寫作,是很好的入門書。 ▋心靈寫作能帶給我什麼? 心靈寫作鼓勵我們不斷練習「放鬆控制」,使心智漸漸找回「專注地感知」的能力,並對生命經驗進行「深刻地觀看」。 在這樣的練習歷程裡,我們有機會和自己變得親密,更整全地認識存在的種種面向,並因為深入地理解與接納,而變得自由。 同時,也將因為放鬆了控制,釋放出深藏體內的創意,而在生活中得到新的活力。 此外,「在團體中寫作」這項行動,也形塑了一個練習的場域:當你需要與願意,可以選擇袒露自我,藉由他人的在場,找回自己真實的聲音;在聆聽他者的過程中,學習探索界線、正視人的多元性。 這些過程與自身的柔軟與喜悅息息相關。 最後,如果你會對自己「能否表現得夠好」感到擔憂,請放心,參與心靈寫作工作坊,沒有文筆好、壞的問題,在這裡我們重視的是真實。只要你有意願進行練習,而且會寫字,就可以開始了。 ▋工作坊進行方式 在課程中,每位參與者將經歷談話、聆聽、寫作、讀出自己練習的內容、討論......等過程。 有時候我們會搭配身體覺察的小練習,也可能一起讀一篇文章,交流一下彼此的觀察與發現。 寫作練習開始前會視情況提供引導(但無論引導的內容為何,在心靈寫作中最重要的是寫你當下需要寫的)。 另外,每次上課會有相對應的作業,可以依自己的意願,利用作業讓自己...

學員回饋,2024年版。

圖片
這些,是情書。深深打動我心的情書。 ---- 給芫品的。 我喜歡妳的課 最初,只是因為好像許久都無法好好將自己的心情,以正確的描述方式抒發出來。想藉著所謂的「心靈寫作」課程,看看能否再將自己導回那個十幾年前最喜歡寫作的自己。 沒想到,從第一堂課,就開始像是震撼教育一般,隨著每堂的主題不同,毫無察覺地,竟打開了真實探索自己的歷程。 也在課程裡認真安心地檢視自己,也感謝同學們不吝分享著屬於她們自己不同階段的深入搜尋,同時給予我看待不同人生經驗的省思。 (有時候,反而能學習到同件事但卻是另一種新鮮的人生看法。) 原來不單純只是書寫而已,也不單純只是檢視自己而已,而是一場願意卸下所有偽裝,願意真誠地面對自己(其實不是面對同學或者芫品),願意坦白地替自己給一個全然安心釋放且放置的時間與空間,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能抓到自己的眼前,溫柔地看顧著,從髮絲、皮膚逐一移動到腳指頭。 當然,也會從妳的左心室到右心房,在妳心的每個房間裡,都好好打掃與整理一番。 沒有任何指令,就在第一堂課啟動之後,神奇的魔法變彈指之間,自己都變得好自動自發。替自己找到源頭而開始、也會替同學們歡呼她們的發現! 這是黏著血肉、與神經系統一起連動的課程。 不是浮誇的形容,需要親自體驗才會懂得;因為每一個人在課堂裡、在課程畢業後、都有超乎自己預期的獲得;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同;而這是透過芫品的心靈寫作課程的設計與帶領,而讓學生們能真實握在手心裡的美好。 (來自親愛的F) ---- 第一次參加心靈寫作班,跟想像的體驗不一樣的體會。同時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得着。 這個是就像心深潛進自己的內心,把心中所想誠實地寫出來。突然要自己很多不知道的想法。讓內心有個窗口能渲之於口。 在聆聽別人故事的時候,有一探別人內心的機會。用寫作作為窗口,了解更多不同的看法與風景。 (來自親愛的M) ---- 芫品的寫作課。可以帶著很輕鬆的心情出現。 我一直覺得很像是報名跟團,只要人出現就好。然後放心地跟著他,他會帶我們去沒看過的地方。 環遊世界,我們各自的內心世界。然後也看看他人的世界,進而看見自己更多。 它就像是粒子的碰撞,每一秒都在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。 其實就只是在寫作,寫字,然後讀出來。講得像是賣藥一樣。 不控制,心法就是不控制吧。不控制所以聽見自己的聲音。不控制所以發現新的自己。 不控制所以寫出許多沒看過的文字。不控制所以可以一個人去旅行。...

是什麼,謎住了你?

圖片
正午,我趴在溫潤的木頭桌板上,散焦地感受著十字紋老玻璃暈開的陽光。忽然間一個念頭掠過腦海:「以前,我總是羨慕別人,聆聽內心的聲音、釋放生命的熱情那樣,全心全意地活著。不知不覺間,現在我好像也活在這裡面了。」 大約十年前,我二十七、八歲的時候,身處陌生的工作與生活環境、疏離的情感關係之中,過往用來安頓自我的種種憑藉全數失效。我找到Brene Brown寫的《脆弱的勇氣》,像攀上浮木那樣讀著。書中一句簡明扼要的話,卻是她進行了大量訪談與研究後才發現與確認的:「那些全心全意活著的人,與家庭背景、性別、學歷、收入、職業、社會地位等皆無關。他們唯一的共同點,是相信自己值得。」(非原句引用,只是憑著我的印象來說) 讀到這句話時,我覺得好震撼。我恐怕一直都是用一種「努力讓自己變得值得」的態度在活著、在爭取與追求我渴望的一切。但即使得到想要的了,我不快樂、感覺空虛、疲憊已極。還不到三十歲,我已經不知道如何懷抱熱情持續活下去。我從沒想過,原來決定是否值得的,根本不是別人、不在外面,而是我自己。那最關鍵的態度,就在我裡面。 但是,我到底要怎麼相信我值得?當時,「相信」這種態度,以及「值得」這種感覺,對我來說都遙遠得像人煙罕至的大荒漠。這兩個詞聽起來很正向、很美好,但跟我根本不在同一個國度。 我不知道如何聽從我的心,只懂得用以前受教育學來的思考分析來設法捕捉這些詞彙的定義。想當然爾,這樣不會有任何進展。後來,我的生命中發生一些荒謬的悲劇(荒謬是後設的視角,當下我自然是悲痛絕望到不行),把我原先賴以維持安全感的工具毫不留情地一一擊毀。這些工具確實虛有其表,經不起考驗。而後,我才漸漸在幾近赤裸的狀態中,慢慢學會仰賴自己的心。先是心,後是身。先是人,後是更廣大的存有。 所以,什麼是相信?什麼是值得? 怎麼樣才能真的去相信?怎麼樣可以發自內心、確切地感受到自己值得?不依附外在條件? 這些提問包含著極為廣大的內在世界。感受的,行為的,思考的,這些不同的自我面向,都涵納在其中。也因而,在試著尋求謎底的過程中,你得以好好感知、好好享有自己的存在。 這比什麼都迷人,比什麼都豐富,也比什麼都值得。儘管,可能會受苦,可能會害怕,可能會迷失,但是在這種種歷程中,活著的感覺也將活生生地在體內綻放開來。 活著呀。 活著不正是會有各式各樣的滋味嗎? 活著,正是覺得值得的來源。 敢於活著,正是信心的來源。 生命應答著...

|心靈寫作工作坊|在動身中與自己相遇:身體書寫|招生中。

圖片
身體裡住著千千萬萬個自己。 我們的頭腦未曾意識到的,都好好封存在不同的身體部位裡,像一座座秘密花園,等待有一天我們輕輕推開那扇門,走進晴空燦亮的草地,或陰濕黑暗的棘林裡。 儲存在身心之中的自我意象,遠比我們以為的豐富,有彈性,可能受到他人的塑造,也蘊藏著由自己來創造與改變的潛能。 來聆聽身體的記憶吧?那些在你生命長河中流淌的點點滴滴。 在心靈寫作裡釋放你的心與腦,走進存在的深處。那裡會有著什麼樣的風景呢? 讓我們一起帶著友善的好奇,與自己相遇。 海報創作者: 畫夢的孩子 --------日期、地點、費用、報名---------- 這一期的寫作課有三個班次,請大家視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想報名的時段與形式。 它們分別是: 🌱 班次1:週末兩日,實體工作坊 🌱 日期:2024/11/23(六)~11/24(日) 時間:10:00-13:00,14:30-17:30(中午休息1.5小時) 地點: 台南瀞劇場 ( 台南市南區福吉路64號4F ) 費用:新生3800元,舊生3500元 報名: https://reurl.cc/8XaRbb 🌱 班次2:帶狀八週,每週四晚上,線上工作坊 🌱 日期:2024/12/05~2025/01/23,每週四晚上,共八次。 時間:19:00-21:30,每次2.5小時,共20小時。 地點:線上進行(使用google meet 會議室) 費用:新生4800元,舊生4500元 報名: https://forms.gle/MUMtmqDTRGhLXUrg8 🌱 班次3:帶狀八週,每週五晚上,實體工作坊 🌱 日期:2024/12/06~2025/01/24,每週五晚上,共八次。 時間:19:00-21:30,每次2.5小時,共20小時。 地點:屏東潮州, 蘇珊喝茶 ( 屏東縣潮州鎮仁愛路27號 ) 費用:新生4800元,舊生4500元。另需支應場地費:每次上課請於茶館內點餐(低消為菜單上任一品項)。 報名: https://forms.gle/MUMtmqDTRGhLXUrg8 ----------什麼是心靈寫作?----------- 如果您好奇「心靈寫作」的內涵,希望先初步有些概念上的理解,歡迎往下繼續閱讀。 ▋心靈寫作和一般的寫作方式有什麼不一樣? 我們在從小學起的語文教育過程中所習得的「作文」,以及進入高等教育或職場後較常使用的、具有...

在團體中寫作,就像乘著彼此的翅膀翱翔。

圖片
在團體中寫作,就像乘著彼此的翅膀,在各自的世界裡翱翔一段。 雖然是寫著自己的東西,但他人的存在悄悄滲透進來。在你未必知覺到的情況下,影響著當下的感知。也許因為同學A剛剛提到了愛,此時此刻的你在寫著與他的關係時,比起不滿,更願意去體會流動著愛的那些互動。或者同學B語氣鏗鏘地讀出了他的憤怒,你也能夠更理直氣壯地說出在那次的衝突中自己的堅持。剛剛C在讀到他的遺憾時,啜泣著流下了眼淚。於是,我也能試著在寫作裡游進深沉的悲傷裡,允許自己在裡頭練習呼吸,不再擔心待得太久會讓我窒息。 一起寫作的夥伴卸下了一身盔甲,單憑肉身的柔軟與心理的堅毅,勇敢地探向內在深處的真實時。這樣的袒然與穿透力,往往在我們不自覺的情況下,滲透進入我們的身心,讓自己的書寫也變得更為坦率、逼進核心,像是在必須全裸的公共澡堂中沐浴,一開始也許會羞愧、扭捏,但很快就能對赤裸的自己與他者感到自在,變得放鬆下來,能夠安然與自身同在,並欣賞每個人獨具魅力的胴體。 有些時候,則是電流般的創意與靈感,用光速在彼此間流竄。這樣的過程在視覺上完全隱形,但當文字被讀出來的時候,皮膚上的觸電感卻會告訴你,真的,真的,我們的大腦與心靈,在剛剛都超越了肉身的界線,發生了像某顆新星爆炸那樣散發強大能量的交流與匯聚。 讓我們來讀讀某些在這樣的時刻中寫下的隻字片語。 ---- 在八月份的兩日實體工作坊中,我請大家玩一玩〈句子的行動〉。這是娜塔莉高柏在《心靈寫作》裡的其中一篇,是針對個人書寫時打破句型窠臼、激發創意的一個小方法。我稍加改造,拿來在團體中使用。 我請大家在紙卡上先隨意寫五個名詞。然後設想一種職業,寫下在執業中會進行的動作,每人寫十個動詞。接著全數投到盒子中,攪拌過後每人抽籤,再將自己抽到的名詞與動詞湊成一個完整的句子。 接著,我們將大家創造出來的句子,共同陳列在團體中央的桌面上。每人挑出自己被觸動的句子,作為寫作的起始點,在不停筆不控制的狀態中寫三分鐘,共寫三篇。在這樣快節奏且共同激盪的情況下,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寫出了洋溢著靈感、充滿想像空間、富含衝撞力道的短文。 在下文中,我會先將句子寫在引號內,再呈現大家寫出來的短文。歡迎你享受閱讀的樂趣,但如果你更想一起玩玩看,歡迎你在讀到句子後,以這個句子做為起點寫一篇三分鐘的練習(自己計時,記得不要思考、不停筆不控制,時間一到就完成手邊正在寫的那句然後停下來),寫完之後再讀下方的短文...

寫作者擁有強健的手臂。

圖片
寫作者擁有強健的手臂。 這手臂連結到心與靈魂,比大腦更加積極,更加主動,更加前進。 這份強健來自於憤怒的風暴,深幽的恐懼,愛意的狂潮,誘人的迷惑。寫作者的手臂與心與靈魂,在這種種內在的試煉當中挺身而過,不閃躲,不迴避,不壓抑,不扭曲。他接住自己投來的直球,渾身濕透但腳步堅定地穿越內在颳起的龍捲風。 寫作者鍛鍊出來的肌肉因而更是在身體裡面。 那有著各式各樣的型態:對情緒的敏銳,對觀點的自由,對事態的洞察,對人性的接納,對存在的諒察,與愛。 寫作者的柔軟度,建立在練習之上。 昨天寫出了好多金句,今天卻是滿紙廢言。那次思慮清晰如鷹眼,這次卻渾身深陷霧中。此時此刻好想深入地去寫下內心灼燒著的情感,但怎麼寫都抓不到感覺。我希望我在寫作中是個什麼樣的人,但偏偏筆下出現的離我的想像甚遠。 是啊。是啊。是啊。 讓我們對這些經驗都說是。 然後繼續寫。 讓強健的手臂與靈魂與心,支撐我們穿越迷霧,抵達清明,與內在的力量合一。 〔插圖〕感謝Pixabay上的創作者syafrani_jambe。 〔近期課程資訊〕單身書寫兩日實體工作坊,10/12-13在屏東潮州的蘇珊喝茶,歡迎想寫作的朋友一起來。詳情請往: https://walkandwriting.blogspot.com/2024/07/2024.html